2025年初,中國手機市場迎來了戲劇性的轉折,僅一個季度的時間,整個行業的格局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市場調研權威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揭示,第一季度,受國家補貼政策的激勵,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實現了2.5%的同比增長,總出貨量達到7160萬部,整體市場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
在各大手機廠商中,華為的表現尤為搶眼。憑借28.5%的超高增長率,華為成功占據了19.4%的市場份額,重新奪回國內市場第一的寶座。盡管自2021年以來,華為經歷了不少挑戰,但此次回歸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恢復力和技術實力。據報道,華為Nova 13系列和Pura 70系列在實施降價政策后,成為鞏固其市場地位的關鍵。
與此同時,小米也不容小覷,以16.5%的增長率緊隨華為之后,市場份額達到16.6%,與第二名vivo的17%市場份額相差無幾。小米15系列和REDMI系列新品的降價策略,極大地推動了其銷量的增長,其中小米15系列更是憑借其頂級產品力,成為國內銷量最高的標準版機型之一。
然而,并非所有廠商都迎來了好消息。OPPO、蘋果和榮耀的市場份額分別下滑了2.4%、7.7%和12.8%,而vivo雖然實現了0.1%的微增,但整體表現相對平穩,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vivo在短短三個月內更新了所有產品線,雖然產品表現出色,但過于頻繁的更新節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蘋果作為曾經的銷量王者,如今卻面臨市場困境。盡管年初推出了親民機型iPhone 16e,但并未能扭轉銷量下滑的趨勢。隨著安卓廠商和華為在產品力方面的不斷提升,蘋果的市場號召力正在逐漸減弱。尤其是在創新功能和用戶體驗方面,蘋果顯得愈發保守,而國產廠商則不斷推陳出新,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新鮮感和極致體驗的需求。
當前,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內手機用戶的換機周期不斷延長,對創新功能和極致體驗的需求卻日益增強。國產廠商通過小屏旗艦、硅碳負極電池技術、AI生態和影像策略等方面的創新,不斷吸引消費者關注。而蘋果等國際廠商則顯得相對保守,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以應對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