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近日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王秋良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超導磁體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自主研發出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
這一創新成果對于多個科研領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設備。它能夠提供一個廣闊且高強度的磁場環境,滿足多樣化的科研需求。然而,在此之前,這類超導磁體的技術和產品一直被國外企業所壟斷,國內科研工作者面臨嚴峻的挑戰。
此次研發的超導磁體,其內孔直徑達到了164毫米,最高磁場強度更是高達14.0特斯拉,這一技術指標標志著我國在超導磁體技術方面邁上了全新的高度。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科研團隊采用了獨特的鈮鈦和鈮三錫超導線圈組合結構,精心優化了電磁結構和工程方案,極大地提升了材料的磁場貢獻率。這一創新設計不僅提高了磁體的性能,還為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研發過程中,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解決了高應力調控設計、高精度制造以及低電阻接頭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他們不僅掌握了完整的成套技術,而且所研發的超導磁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運行穩定可靠。
這一技術突破對于提升我國超高場科學儀器與大科學裝置的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將推動我國超導磁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還為超導磁體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這一創新成果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我國科研事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