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新聞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是關于蘋果公司在其visionOS 26系統(tǒng)中對自有應用的處理方式。據(jù)AppleInsider在6月13日的報道,蘋果并未將Books、Calendar、Maps等核心應用轉化為適合Vision Pro頭顯的原生3D應用。
自2023年Vision Pro頭顯發(fā)布,并于次年2月正式上市以來,這款被譽為蘋果首款空間計算平臺的設備,在軟件生態(tài)的建設上似乎進展緩慢。蘋果在2023年WWDC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曾向開發(fā)者承諾,將輕松實現(xiàn)應用從2D到3D原生體驗的轉變,為用戶帶來環(huán)繞式的3D交互體驗。然而,這一愿景至今尚未完全實現(xiàn)。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2025年的WWDC全球開發(fā)者大會,蘋果在宣布visionOS 26系統(tǒng)更新的同時,卻未能展示出自有應用在原生化方面的顯著進展。Books、Calendar、Maps、News等一系列應用,依然只能以未經優(yōu)化的2D iPad或iPhone形式運行于Vision Pro頭顯上,這無疑讓眾多期待已久的用戶感到失望。
AppleInsider指出,蘋果雖然為Calendar、News、Podcasts等應用新增了空間小部件,甚至為尚未存在的Weather應用也推出了小部件,但這些“小打小鬧”的改進,顯然無法替代真正的原生應用所帶來的體驗提升。
盡管visionOS 26系統(tǒng)在協(xié)作選項、物體位置保留以及通過PSVR2控制器支持的新游戲體驗等方面帶來了諸多改進,但缺乏原生應用的支持,無疑成為了該系統(tǒng)的一大軟肋。對于一款旨在引領未來交互方式的空間計算平臺而言,這樣的忽視顯得尤為突兀,甚至引發(fā)了部分用戶的質疑和不滿。
在AppleInsider看來,蘋果對于自有應用在Vision Pro頭顯上的原生化進程顯得過于遲緩,這種忽視不僅令人費解,甚至可以被視為一種“怠慢”。畢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智能穿戴設備市場中,用戶體驗的提升才是贏得市場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