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研團隊近期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的成果——他們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幾乎完全由天然成分構成的真菌電池。這款電池不僅具備生物降解的特性,而且完全無毒,對環境友好。
面對全球電子垃圾問題的日益嚴峻,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驚人的7500萬噸。傳統電池中包含大量有毒金屬和合成材料,難以有效回收,對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尋找更為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瑞士材料科學研究所Empa的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了真菌。
這款真菌電池的設計理念極具創新性,它采用了纖維素、蜂蠟和酵母等天然材料作為主要構成部分,并利用了兩種關鍵的真菌:釀酒酵母和毛霉。在電池結構中,釀酒酵母在陽極部分分解糖分并釋放電子,而毛霉中的酶則在陰極部分發揮作用,幫助完成電路,從而產生電能。
尤為這種真菌電池是通過3D打印技術“培育”而成的。真菌直接在電池結構內部生長,依靠嵌入的材料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整個過程僅需數周時間,電池即可達到正常工作狀態。
單個真菌電池能夠提供300至600毫伏的電壓,并能持續運行數天之久。當四個這樣的電池組合使用時,能夠為小型設備如環境傳感器提供長達65小時的電力支持。由于這種電池可以干燥儲存,并在需要時僅通過添加水和營養物質即可激活,因此非常適合在偏遠地區或農業、醫療等領域應用。
這款真菌電池的推出,不僅為解決電子垃圾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還為未來的能源解決方案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特別是在那些需要長期穩定電源供應的場合,這種綠色能源無疑具有巨大的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這種創新的真菌電池或許將徹底顛覆我們對傳統電池的認知和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