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近期獲得了一項全新的專利授權,該專利聚焦于空間音頻技術中的自適應頭部追蹤功能,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加出色的3D音頻體驗,特別是在使用相關輔助設備時。
空間音頻技術通過模擬一個3D的聽覺環境,使用戶能夠感知到聲音的立體方位。然而,傳統的頭部追蹤系統依賴于攝像頭捕捉用戶的頭部動作,并結合面部參考框架來修正慣性傳感器的誤差。但在通信中斷或光線不足的環境下,這種面部參考框架可能會失效,從而影響追蹤的準確性。蘋果的這項新專利正是針對這一挑戰提出的創新解決方案。
蘋果的新專利提出了一種巧妙的方法:通過收集源設備(例如手機)和輔助設備(如耳機)的運動數據,系統能夠判斷它們是否處于相對靜止狀態。一旦確認設備處于靜止,系統將自動重新校準3D虛擬聽覺空間,以確保聲音定位的準確性。
該專利還引入了一個名為“bleed-to-zero”(BTZ)的校正機制。這一機制能夠在用戶行走時,即使傳感器數據受到噪聲干擾,也能多次觸發校正,并在用戶轉頭時迅速退出校正模式,從而保持追蹤的靈敏度和精度,尤其是在動態環境中表現更為出色。
專利中還詳細闡述了音頻重新校準的具體步驟。例如,當用戶手持設備行走時,系統會利用多面板時間線來分析源設備和輔助設備的旋轉速率,準確捕捉用戶的頭部轉動,以保證追蹤效果的流暢性。
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極為廣闊。預計它將被應用于蘋果未來的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頭顯產品中,為用戶提供更為精確的音頻定位和沉浸式的體驗。結合空間音頻導航系統,該技術還可以幫助用戶在復雜環境中通過聲音感知路徑,減少對視覺的依賴,為用戶提供方向性音頻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