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家電行業的兩大巨頭——海信集團與美的集團,宣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戰略合作協議。這一舉動不僅在家電圈內引發了熱烈討論,也預示著商業競爭中的一種新型態:競合。
5月7日晚,海信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了這一消息,透露與美的將在AI應用、全球先進制造和智慧物流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緊接著,一張來自美的集團微博的圖片展示了雙方簽約的瞬間,象征著這一合作的正式開啟。
在商業世界中,與競爭對手攜手合作的案例并不罕見,這種合作通常被稱為“競合”。它指的是企業在某些領域保持競爭關系,同時在其他領域尋求合作,以實現共同利益。例如,星巴克與雀巢通過渠道共享進行合作,豐田與馬自達則成立電動車技術聯盟。海信與美的的合作,無疑為這一模式增添了新的注解。
此次合作背后,雙方各有其考量。海信在冰箱、空調、洗衣機以及廚電業務上的奮力突破,與美的在這些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形成了直接的競爭。同時,在海外市場上,兩者作為中國家電的代表,都視海外市場為第二主場,競爭關系顯而易見。然而,海信國際化業務的早起步、快推進和強決心,以及美的在OBM戰略上的爬坡階段,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從合作的具體內容來看,雙方將圍繞AI應用、全球先進制造和智慧物流等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并在綠色工廠、工業互聯網和全球產能布局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這些合作不僅有助于雙方實現短期目標,也為長期的競爭保持了一種動態平衡。
站在海信的角度,家電行業的競爭加劇和價格戰使得降低供應鏈成本變得尤為重要。美的集團和安得智聯的“統倉統配”模式,能夠幫助海信實現供應鏈的降本增效。同時,海信正加速旗下消費業務的拉通與整合,此次合作無疑為其提升外部競爭力提供了助力。
而對于美的來說,此次合作標志著其ToB業務的全面開放。美的聚焦智能工廠、工業互聯網等方面的數字化能力,將作為B端業務向所有行業和企業開放,充分發揮其賦能作用。美的家電在海外市場的OBM戰略也將迎來新的突破契機,海信有望成為其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從歷史上看,巨頭之間的合作往往會對行業產生深遠的蝴蝶效應。例如,TCL與樂視的合作推動了智能電視銷量的增長,加速了傳統家電企業向服務商的轉型。同樣,海爾收購GE Appliances不僅提升了其海外市場份額,還推動了中國家電企業開啟“以并購換技術”的模式。
此次美的與海信的合作,也可能催生行業技術標準,形成技術壁壘和規模效應,對中小企業構成一定的壓力。但同時,它也可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推動家電行業從“單打獨斗”向“競合共生”轉變。
最終,這一合作的目的是通過強強聯合,刺激消費市場。目前,家電行業正處于“換機潮”,AI技術的成熟使得產品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然而,隨著保有量和滲透率的提高,市場已經很難再有大的上升空間。因此,如何打動更多對換新不敏感的消費者,成為了一個現實問題。
此次合作,短期將加速技術普惠與市場整合,對消費者而言,可能帶來能耗成本的降低、配送效率的提升等好處。供應鏈效率的優化帶來的成本下降,也可能傳導至終端價格,疊加政策補貼,消費者換新成本進一步降低。
海信與美的的合作,不僅是對全球化復雜挑戰的一種應對,也是引領行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躍遷的主動布局。在商業的終極戰場上,亦敵亦友的合作已經成為常態。這場競合,不僅關乎企業的未來,更關乎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