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已成為當下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它不僅侵犯了個人隱私,更對受害者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近日,成都大學法學院講師賀海燕對此進行了深入解析。
網絡暴力形式多樣,包括制造或傳播攻擊性言論、非理性人肉搜索、制造謠言等。這些行為不僅不文明,還可能涉嫌犯罪。賀海燕指出,網絡暴力輕則侵犯民事權益,重則擾亂社會治安,甚至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對于網暴者,法律責任是不可避免的。民事責任方面,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行政責任則包括拘留、罰款等;情節嚴重者,還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賀海燕通過具體案例,如河南新鄭市三中劉老師遭“網課爆破”后猝死案、未成年人參與“人肉開盒”等,進一步闡述了網絡暴力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
網絡暴力不僅傷害了個人,也破壞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我們應該共同抵制網絡暴力,維護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讓我們攜手共建一個清朗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