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石芊
11月28日,2024第二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啟幕儀式在四川省西昌市舉行。活動現場,“五彩大涼山”共創劇本計劃“十佳優秀作品”揭曉,并舉行了短劇開機儀式。
本屆電影周從11月20日持續至30日,將圍繞實施“群山計劃”“56個機位計劃”“特寫計劃”等六大計劃,舉辦新生代民族電影產業發展大會、民族電影展映活動等八項主題活動,將讓電影這一現代藝術,在涼山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啟幕儀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共創劇本十佳作品揭曉
不同視角講述涼山故事
隨著全新改編的經典老歌《情深誼長》旋律響起,身著絢爛民族服飾的舞者,以輕盈的步伐緩緩步入舞臺,演繹了一場融合民族舞蹈元素的集體舞,拉開了本屆電影周啟幕儀式。
“五彩大涼山”共創劇本獲獎作品
活動現場,《南行覓春風卻遇龍》《母語謠》《索瑪樹下的那個她》《月城有座小飯館》《魅影大涼山》《沽酒問琴》《遠行吧,菠蘿君》《彝傘奇緣》《許愿神燈之旅》《繡水明山》等10部“涼山定制”劇本,獲得“五彩大涼山”共創劇本計劃“十佳優秀作品”。
此前,該共創劇本計劃曾面向全網征集評選“十佳”圍繞大涼山的定制劇本,打破專業、行業等壁壘,為電影創作者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也為涼山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獲獎的十個劇本聚焦涼山州的美景、美食、美居,角度、維度展現涼山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特色,講述發生在大美涼山的動人故事。
《南行覓春風卻遇龍》開機儀式
“能夠參加這次電影周我感到非常開心。參與這次共創劇本活動,也打破了我對涼山的固有認知。我們也能透過電影周這個窗口,通過文創的方式,打開對各民族的認識,并將其展現給世界。”本次共創劇本計劃十佳作品《南行覓春風卻遇龍》的編劇粉筆琴(筆名)說,《南行覓春風卻遇龍》是一部“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的系列短劇,作品通過深度挖掘涼山的歷史文化,以龍的精神為主線,串聯起建昌古城、大石板古村等諸景點,該系列短劇將在2025年初上映。
本屆電影周創新開展的共創劇本計劃,將推出以螺髻山、大石板村等取景地為代表的影視旅游地圖。讓廣大游客和影視愛好者身臨美景共創文旅微短劇,不斷探索“電影+旅游”文旅融合新模式,著力將建設文旅強州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圖景。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八場大型活動
挖掘民族題材電影的潛在機會
10天時間里,本屆電影周將圍繞實施“群山計劃”“56個機位計劃”“特寫計劃”等六大計劃,舉辦新生代民族電影產業發展大會、民族電影展映活動、啟幕儀式、星光之夜等八項主題活動。邀請知名導演、編劇、演員等電影行業人士深入涼山,挖掘和創作反映涼山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族精神的優秀影視作品,為五彩涼山和民族題材電影留下寶貴的視聽財富。
備受矚目的新生代民族電影產業發展大會,將共同研究民族題材電影產業發展與鏈條完善機制,探索民族影視如何與文旅結合的潛在機會,吸引電影人來涼投資電影產業,為涼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跟著電影去旅游”活動,則是圍繞電影拍攝取景地、故事發生地、明星同款地,推出“追影之旅、靈感之旅、星光之旅”三條精品旅游路線,拓展銀幕精彩故事,豐富游客切身體驗。
同時,惠民展映工作也從11月18日開始在全國10個少數民族譯制中心、全州17個縣(市)火熱展開。截至目前,展映總觀眾人次近5萬余人次。
第二屆大涼山西昌民族電影周星光之夜,將于11月30日晚在西昌建昌古城舉行。儀式以建昌古城作為大型實景沉浸式交互場景,以大涼山自然風光、人文地標為背景,采用情景創設、歌舞演藝等方式串聯有關環節,打造具有“儀式感”“電影感”的星光入場儀式和星光之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