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正式揭曉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年度報告》。這份報告聚焦于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揭示了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電安全領域面臨的新挑戰。
報告強調,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白熱化,部分未經充分驗證的新技術被急于應用到車輛生產中,這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埋下了安全隱患。這些隱患不僅考驗著制造商的技術實力,也對監管機構和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
報告還詳細分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技術趨勢,介紹了NESTA電安全技術驗證體系,該體系涵蓋了充電、電磁、功能、高壓、電池和消防六大維度,全面評估新能源汽車的電安全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首次將“高壓大功率快充”、“組合輔助駕駛”、“極限駕駛”以及“汽車雷擊”等前沿驗證項目納入研究范疇,這標志著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驗證體系正在不斷完善,以適應行業發展的新需求。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電安全性能,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在電磁安全、充電安全與品質、熱管理品質等關鍵領域推出了多項驗證品牌,包括“汽車電磁防護技術驗證(EMTA)”、“新能源汽車充放電技術驗證(CCTA)”、“高品質充放電技術驗證(Premium Charge)”以及“高品質熱管理系統技術驗證(PITMS)”等。
據了解,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是中汽中心的全資子公司,也是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基地的主要運營單位。該公司致力于通過嚴格的測試和驗證,推動新能源汽車電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