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固定收益產品收益率的持續(xù)下滑,投資者群體中彌漫著一種不安與困惑的情緒。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關于市場上有哪些可以替代這些低收益產品的討論層出不窮。
專業(yè)人士透露,2025年的保險市場“開門紅”產品中,“增額終身壽險+分紅”成為了主打形式。作為一種預定利率產品,當前增額壽險產品的30年內部收益率(IRR)大約為2.5%。相比之下,今日30年期國債活躍券的收益率僅為1.9%,這使得增額壽險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30年超長期國債的潛在替代品。
然而,業(yè)內也明確指出,盡管兩者在收益方面有所接近,但在收益率計算方式、安全性以及流動性上存在顯著差異。人身險預定利率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已經出臺,這意味著增額壽險的預定利率在未來仍有變動的可能。
增額終身壽險本質上仍屬于壽險范疇,即當被保險人遭遇不幸或全殘時,保險公司將向受益人支付固定金額的賠償金。而“增額”則意味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保額會逐漸增加,賬戶中的現金價值也會隨之增長。由于增額終身壽險允許在保險期間內部分減保提取現金,其理財特性相較于純粹的保障功能更為突出。
目前,多家機構預測2025年的“開門紅”產品將更加傾向于分紅險。例如,某保險公司推出的御享分紅25和御享金越25,分別采用了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和2.5%增額終身壽險,并搭配了萬能賬戶。另一家公司則主推20年期的分紅年金,以及兩全險、萬能險和增額終身壽險的組合。
當前市場上主要的分紅型儲蓄險產品,其30年期的IRR普遍約為2.5%。以某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產品為例,該產品形態(tài)為2.0%保底加浮動的增額終身壽險(分紅型),預計在第8年回本,30年的IRR有望達到2.60%。
盡管增額壽險的30年期IRR與30年期國債的票息相近,但兩者在收益計算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國債的2.5%票息是單利計算,而增額壽險的2.5%IRR則是復利計算。在相同的收益率下,增額壽險每年的兌付金額會略高于國債。
在安全性方面,雖然兩者都具備較高的安全性,但國債是基于國家信用發(fā)行的,而增額壽險的剛性兌付則依賴于保險公司的合同約定和經營狀況。在流動性方面,國債作為金融市場上流動性最強的品種之一,可以隨時在市場上自由買賣變現;而增額壽險的流動性相對較差,通常需要通過保單質押貸款或減保退保等方式來實現資金變現。
上周,國家金融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了《關于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tài)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該通知,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將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機制,當前預定利率的研究值為2.34%。目前,包括增額壽險在內的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為2.5%,僅高于研究值16個基點。因此,根據通知規(guī)定,短期內無需對預定利率進行調整。同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保險公司也在官網發(fā)布了暫不調整預定利率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