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久久影院,亚洲欧美在线观看首页,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最新,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

資訊在沃

大雪節氣要來了 領略古代詩人筆下的冰雪

   發布時間:2024-12-02 08:04 作者:劉敏

大雪節氣要來了 領略古代詩人筆下的冰雪

11月26日,游客在漠河站站前廣場與大雪人合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2022年11月29日8時左右,黃河內蒙古段進入凌汛期。這是黃河內蒙古鄂爾多斯段流凌。 圖據新華社客戶端

12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這意味著,天氣將變得更加寒冷,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會降到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通常會降大雪甚至暴雪。談到冰雪,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闊,以及“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的農諺。冰雪總給人無限的遐思與想象,成為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都喜歡的場景。

作為一種氣候和地質現象,冰雪在給人帶來歡樂的同時,其強大的地質破壞作用同樣不可小覷。這一點,古人和我們也有同樣的感受,并把它記錄在詩歌中。

1 冰雪凍融 易形成地質災害

日暖泥融雪半消(唐·杜牧)。這句詩的背景是,公元839年,安徽宣城郊外,太陽溫暖和煦、積雪消融,遠行的道路上布滿了泥濘。冰雪凍融時節恰是別離之時,泥濘的融雪也隱約預示了詩人對朋友和自己前途的擔憂。作為一種典型的物理風化過程,凍融作用伴隨著冰雪的形成、消融與蒸發的全過程。冬季隨著冰雪的形成,地表巖石地層急速降溫,在天氣轉暖時又快速融化,部分雪水在融化后侵入巖石或巖體裂縫,在晚上或降溫時又轉化為冰。

南風融雪北風凝(宋·楊萬里)。這句詩的大意是,溫暖的南風讓冰雪消融,而寒冷的北風又讓它重新凝結。雪作為水的一種存在形式,隨著溫度的變化在固液之間自由切換。但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當雪水轉化為冰時體積膨脹約10%,對周邊圍巖產生強大劈裂作用,進而擴大水體侵入時的裂縫體積,導致更多的雪水侵入,產生更大的劈裂作用,如此循環往復。一方面,裂縫體積的增大了巖體的不穩定性;另一方面,也使巖體浸入了更多的水體,增加了巖體的不穩定性,進而增大了滑坡或崩塌發生的概率。一旦到達臨界值,就會滑動垮落形成地質災害。

2 凍雨災害 破壞力不容小覷

凍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凍蒼苔滑(宋·蘇軾)。這句詩描繪了南方的凍雨落下,半為雨半為雪,落在地即化為冰,十分濕滑,讓人步履艱難。凍雨出現于初冬或冬末春初,是一種由冰水混合物組成,與溫度低于0℃的物體碰撞立即凍結的降水。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當凍雨凍結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嚴重時會壓斷樹木、電線桿、輸電線路,使通訊供電交通中止,甚至能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

冀北近來風土別,一冬和氣滿郊畿。去年記得江南路,凍雨瀟瀟雪亂飛(明·謝鐸)。在明代詩人謝鐸的眼里,河北的冬天天氣風和日麗,和前一年江南冬天凍雨瀟瀟、雪花飛舞的景象截然不同。我國地域廣大,南北方跨越緯度大,氣候差異較大,凍雨幾乎成為南方的“特產”。雖然在我國北方凍雨發生較少,但一旦發生,其破壞力也不容小覷,會給供電供水、交通、農業等造成大面積的損害。

3 凌汛 抬高水位引發潰堤

日上山融雪漲江(宋·蘇軾)。這句詩描繪太陽出來,溫暖的陽光融化了積雪,匯聚成水流匯入江河,江河隨著融化積雪的匯入,水位急劇上漲。這其實也就是凌汛產生過程的一個真實寫照。

凌 汛 ,也 稱“冰排”,是指在冬季冰凌堵塞河道引起上游水位上漲,引發堤防潰決、洪水泛濫的水文現象。從形成原因看,凌汛主要受氣溫、水溫、流量與河道形態影響。特別是上游河冰先融化或下游河水先冰凍的河道或河段,極易產生凌汛。在我國北方地區,黃河、黑龍江、松花江都是凌汛的高發河流。除了抬高水位導致河水倒流泛濫外,凌汛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巨大的摧枯拉朽的摧毀力。這是因為凌汛是由河水和冰塊形成,整體密度大于河水,根據動能定量,密度越大勢能就越大,破壞力也就越大。

華西都市報-記者 葉海燕 綜合科普中國

 
 
更多>同類內容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本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