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芳杰
火情當前,不是拔腿就逃,而是得排隊刷臉,才能通過門禁閘機。這是發生在山東濟南齊魯工業大學長清校區的真實事件。
圖據網絡
據《華商報》報道,11月10日下午,該校女生宿舍突然起火。學生們趕忙準備從建筑物內撤離,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宿舍樓的出口,一道平時用于人臉識別的閘機,竟然成了阻礙學生迅速撤離的“攔路虎”。事發后,許多學生紛紛吐槽此事。有人表示“樓上逃下來,閘門都沒開,還要人臉識別,煙很大很黑,我們跑下來根本沒辦法識別,沒人來開門,真的很嚇人”。對此,校方警務室工作人員的回應是:“刷臉是我們學校的一個安全系統,因為當時人太多了,肯定得刷臉,要不怎么保證學生的安全?”
這樣的說辭,不僅“倔強”,也反映出管理的刻板,以及不知反思的態度。學校從管理學生的角度出發安裝門禁閘機,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忽視安全至上的重要原則。從消防角度來看,學生宿舍屬于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突發火情、地震等災難,及時疏散是第一要務,建筑出口的通暢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緊急情況下,由于出口的堵塞,造成后續嚴重擁堵的情況并不少見。今年4月,杭州南站出站遇人流高峰,6個閘機排起長隊,在擁堵中,有乘客摔倒,也有玻璃門被擠破。
安全的防范,容不得一點小小的僥幸。若因疏漏釀成大錯,教訓的代價可能是無法背負的沉重。門禁在緊急情況下應該第一時間打開,這一點,學校在平時的應急演練中,其實也有考慮。比如今年4月,該校開展了學生公寓夜間火災疏散逃生演練,校方稱“切換校方應急模式后,公寓人臉識別閘機、外門電磁鎖統一打開”。但從此次事件來看,應急操作并不“絲滑”,閘機為何成了“攔路虎”需要認真反思,深刻檢討,及時查漏補缺。
意外事故和災害,從來不會先打招呼再慢慢趕來。正是因為無法預料和不具規律性,我們在安全防范和應急準備上,更需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警戒狀態,多學習多借鑒,優化刻板的管理,靈活應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