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多家銀行紛紛發布公告,宣布從今天(10月18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此次調整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1%,而三個月至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調25個基點,調整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1.1%。
以10萬元存款為例,一年期存款降息后,利息將減少250元。
自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以來,銀行已進行了五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分別發生在2022年9月、2023年6月和9月、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7月。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輪的降息節奏顯著加快,大行宣布調整存款利率后不到一周,12家股份制銀行也迅速完成了存款利率的下調,隨后多家中小銀行也陸續跟進。
存款利率持續下調的背后,是銀行業面臨的息差壓力。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仍處于歷史低位,且偏離1.8%的警戒水平。
央行行長潘功勝在9月底的國新辦業績發布會上指出,降低中央銀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至1.5%,并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以保持商業銀行凈息差的穩定。
中國銀行研究院在其最新的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4年第4季度)中指出,近年來貸款利率快速下行,而存款利率保持剛性,導致銀行業凈息差跌至歷史最低點。人民銀行在9月24日宣布,本次調降政策利率的同時,將引導存款利率同步下調,預計下一步存款利率將下調0.2~0.25個百分點。
隨著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如何平衡負債成本與存款增量成為銀行關注的焦點。近期,六大行和12家股份行集體發布了關于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操作事項的公告,眾多地方性銀行也在陸續跟進,計劃于10月底前將LPR加點幅度高于“30BP”的存量房貸批量調整至“30BP”。
隨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即將實施,銀行業息差或將進一步承壓。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此前測算,若存款利率平均下調6.4個基點,即可彌補存量房貸利率下調50個基點對銀行利潤帶來的影響,從而在減輕房貸居民家庭負擔的同時,緩解對銀行利潤的擠壓。
存款利率下調預計將對居民儲蓄投資行為產生長期連鎖反應。中國銀行研究院表示,一方面,部分存款可能向中小金融機構轉移,但考慮到便捷性、穩定性等因素,這部分存款轉移規模并不會太大。另一方面,部分存款也可能流向理財市場,隨著更多銀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調行列,預計2024年下半年理財規模將繼續較快增長。
有行業人士指出,存款利率下調可能會刺激存款轉出,人們可能會轉向其他投資渠道。存款人應密切關注市場利率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入到股票、基金、債券、貴金屬等多元化投資渠道中,以分散風險。
“銀行降低負債成本后,將有更多空間來降低貸款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制造業等關鍵領域。”L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存款利率下調有助于穩定銀行的凈息差,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增強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抗風險的能力,同時,還可能會促使資金流向其他金融市場,如股市、債市等,從而促進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