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呈現出新的競爭格局,國產手機品牌憑借國家政策支持和持續創新,正在逐步縮小與蘋果之間的差距,并實現了市場份額的反超。
根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實現了5%的同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曾經的領頭羊蘋果在這一趨勢中顯得力不從心,市場份額出現了明顯下滑。
具體而言,從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從21%下降到了15%。這一變化清晰地反映出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
與此同時,小米和華為則抓住了這一機遇,市場份額顯著提升。小米的市場份額從13%增加至19%,實現了40%的同比增長;而華為的市場份額也從17%提升至19%,同比增長了18%。顯然,蘋果在中國市場失去的份額主要被小米和華為所瓜分。
相比之下,OPPO、vivo和榮耀等品牌的市場份額表現相對穩定,分別在15%、14%和13%左右波動,沒有出現顯著的增長或下滑。
面對這一市場格局的變化,蘋果也采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據報道,蘋果已經對即將發布的iPhone 16 Pro進行了降價調整,試圖通過價格優勢來挽回部分市場份額,并加入國家補貼政策的行列。
隨著國產手機品牌在技術創新和用戶體驗方面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在選擇智能手機時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蘋果不再是中國消費者購買手機時的唯一選項。
除了小米和華為之外,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也在不斷努力,通過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來吸引消費者。未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各品牌將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實力來應對市場挑戰。